张坊镇 - 简介
张坊镇地处东经114°03′—114°15′、北纬28.15′一28°26′之间,位于湘赣边境,浏阳市东陲,东北与铜鼓县排埠镇毗邻,东南与万载县仙源、赤兴、白水乡接壤,南靠小河乡,西连七宝山乡、官渡镇、达浒镇、北接大围山镇、白沙乡,距长沙市区130公里、浏阳市区60公里,总面积319.7平方公里,是全市面积最大的乡镇。
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,四季分明,雨量充沛,光照偏少,无霜期偏短,境内土壤肥沃,板页岩、花岗岩风化物面积各占土地总面积的62%和34%。张坊镇辖20个村,2个居委会,355个村(居)民小组,3.1万人口,有山林40万亩,耕地2.9万亩,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350元。省道1854线横贯全镇,交通便利,通讯畅通,自然资源丰富,辖区内企业以竹木加工为主,主产竹地板、竹胶板、精细木装饰板,有建成和在建水电站10座,有矿泉水厂3个;农业以黑山羊、黑兔养殖、优质一季稻、烤烟、藠头种植、花木栽培等为主。全镇山多谷深坡陡,自然条件垂直变化大,山林面积39.2万亩,森林覆盖率达65%。风景秀丽、气候宜人,素有“绿色庄园”之称,是观光休闲的旅游胜地;同时是王首道、张冀翔、张藩、何志远、江文等中央领导、老将军的故乡;全镇社会治安稳定,投资环境优良,人民安居乐业。
张坊镇 - 经济

为加快“工业化、城镇化、农业产业化”进程,镇党委、政府坚持走“资源兴业,产业强镇”的发展道路。通过优化环境、招商引资,建成了以鹏洋竹胶板有限责任公司、中南竹业公司、湖浦工艺品厂、上洪凉席厂、上洪人造板厂、吉祥工艺品公司、张坊出口花炮厂、田村、上洪引线厂、好运来矿泉水公司、大漠银洲雨矿泉水公司等企业为龙头的工业发展体系和以黑山羊、食用菌、优质米、药材、瓜果、野生蔬菜为支柱的农业产业体系。在加快城镇建设步伐上,坚持高起点规化、高品位设计、高标准建设,通过老区改造、新区开发,使集镇已成为初具规模、独具特色的山水精品小镇。
张坊镇 - 下辖村
白石村 | 富溪村 | 七溪村 | 湖洋村 | 中塘村 | 禹门村 |
三桥村 | 虎坳村 | 张坊村 | 双溪村 | 田村村 | 双坳村 |
上洪村 | 洪沙村 | 茶林村 | 石溪村 | 金钟村 | 西溪村 |
小溪村 | 彭坊村 | 守和村 |
张坊镇 - 特色农业

张坊镇2008年种植香菇310亩、280万筒。由于技术服务到位,菇农精心培管,产品质量提高,出口韩国、日本等外销行情看好,销售价格一路上扬,销售均价达8.4元/公斤,是2007年同期的2.4倍。据业内人士分折预计,张坊镇2008年香菇总产可达1700多吨,总产值1400多万元,减去物化成本310万元,总收入达1120多万元,折合亩平纯收入3.6万元.张坊镇有13个村的360个农户从事香菇生产,培植面积达430余亩,约600余万筒。张坊桂原食用菌开发合作社创办人兼会长曾令桂。曾令桂同志今年42岁,系张坊镇双坳村中坳组一普通农民,通过学习和钻研,他掌握了种植香菇的技术和窍门。曾令桂是个有抱负有魄力的人,为了让家乡人共同富裕,他扎根故土,创办实体,甘当带领全镇村民脱贫致富的领头雁。在镇农办、科技办、农科教、农技站等单位扶持下,由他牵头开始申报组建浏阳市张坊桂源食用菌开发合作社,并下村入户发展会员360余户,遍及张坊镇内13个行政村。种植香菇80多亩,亩产值接近两万元,亩平纯收入近万元。
2006年10月合作社获得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《合伙企业营业执照》 。接着为合作社选址、引进技术、购置生产设施而忙碌开了:购买原供销社胶板厂,作为合作社社址及制种基地,占地面积达1200平方米,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;筹建保鲜冷库二个,120平方米,容量24吨;购进打柴机、装袋机50套;建灭菌灶50个;聘请食用菌技师3人;会员建大棚、引种给予一定资金补助。已投入资金737.5万元。他们采用公司+基地+农户的经营模式,合作社与农户订立售种、包收产品的合同。为了保证引种质量,由食用菌合作社统一供种,如引种质量成功率未达到合格标准,由合作社按进价的5倍赔偿农户损失。食用菌合作社全面负责技术指导,举办培训班,发放人手一册的香菇培植技术资料,指导农户生产和包装消毒,技师下组入户现场指导农户架棚,摆放筒装食用菌苗。张坊食用菌合作社实行订单生产,已建立完整的销售网络,帮助上海的王老板申报了绿色运输通道,每日发保鲜车运往销售地,产品直销上海、浙江、广州等地,优质品还出口韩日等国,效益可观。按去年价格计算,农户培植一亩香菇产值3万元,减去成本和工资1.5万元,获纯收入1.5万元,至第二年成本降低可获纯利2万元,预计今年仅食用菌一项全镇农户可增纯收入645万元。为进一步发展食用菌产业,曾会长还谈到今后的打算:一是成立“济贫救灾基金会”,每户会员交纳100元会费作为基金会基金,基金会专门救助当年发生天灾人祸的会员农户。二是进行用玉米秆、稻草等原材料替代木屑的开发研究。三是多方引进外地老板,提高香菇价格,加大来年种植面积,降低成本,使农户增产增收。[1]
张坊镇 - 人文环境
张坊镇文化底蕴丰富,大秧歌、高跷会等民间文艺在地方颇具特色。近几年来,镇党委、政府以贯彻落实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》为契机,不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,认真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,用健康、文 明的生活方式占领农村文化阵地,为物质文明建设营造了 宽松、和谐的人文环境。
张坊镇 - 杮都特色

景点名称: 悠波滑雪:悠波滑雪场毗邻千年古刹——云居寺
景点位置: 蔡家口村
景点介绍: 云居滑雪场毗邻千年古刹——云居寺,占地总面积80万平方米,有高级、中级、初级滑雪道8条,雪圈道6条,滑雪道总长5000米,平均宽度45米,最大落差98米,最大坡度25度,是京郊西南冬日旅游休闲之旅的首选。
景点名称: 仙栖胜景:仙栖洞和龙乡宫形成于16亿年

景点位置: 东关上村
景点介绍: 仙栖洞和龙乡宫形成于16亿年前的震旦纪早期,洞内五种沉积类型景致形成于30万年—70万年之间,以石钟乳、石幔、石塔、石瀑、石镜、石鼓、晶花、盖板等方式存在,景观奇绝,错落有致,造化天然,极具观赏价值。
景点名称: 瑰丽云泽:云泽山庄,设施齐全

景点位置: 穆家口村
景点介绍: 云泽山庄拥有1350平方米会议室和近5000平方米生态餐厅,以及中西合璧的四套四合小院,垂钓、游泳、拓展、激光射击等康乐设施设备一应俱全,是集餐饮住宿、商务会议,旅游观光,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五星级酒店。
景点名称: 柿乡秋色:我镇被誉为“中国磨盘柿之乡”

景点位置: 大峪沟村
景点介绍: 张坊镇以磨盘柿品质最佳、面积最大、产量最高享誉京郊乃至全国,被誉为“中国磨盘柿之乡”,柿子栽培历史追朔至明代。每年霜降节过后,柿叶由绿转红,在阳光的映衬下,火红一片,尽显层林尽染的深秋景致。
景点名称: 穆柯遗风:传说抗辽宋将穆桂英在此居住

景点位置: 穆家口村
景点介绍: 传说抗辽宋将穆桂英在此居住。沿弯弯山路,过层层的寨门,昔日古寨的雄姿即展现在了眼前,聚义厅,习武场,穆桂英闺房,招亲房,古朴自然;点将台,射箭场,暸望哨,草料场,风采各异;古寨墙,降龙木,天门阵图,诱人凝思。